論述火星文(一)
火星文,何謂火星文?顏文字、注音文、肢體動作符號,這些統稱的火星文,它們在文學上的地位是什麼?低下的?還是高尚的?這個完全不能定位,為什麼呢?從幾個例子,來看的出來,他為什麼無法再文學裡頭定位。
從考題中,出現了幾個例子,和時下流行的注音文、顏文字,我門就在這幾個統稱的火星文中,透過幾個例子,來探討火星文的意義為何?
來看看去年的考題「Orz」再台灣大型BBS-PTT中的HATE版中,我門可以找到「Orz」這一符號的解釋,再其發源地的解釋為──「一個人以跪倒的方式磕頭著,因而演伸出On、OTL……等」,我們從這個解釋中,可以看出「Orz」本身是一個動作的解釋,他其實是一種形容一個動作的符號,只在於他不如動畫中,有連續性的肢體表現,他是抽出人類行為模式的其中一項,利用圖案來表現出來,用文字來敘述,它充其量,只能算是一個完整的句子、一個段落的敘述;有了3度空間的意涵,但卻沒有包含時間的四度空間,因此無法湊成一個完整個文章。
接下來的顏文字,我們來從近期的流行的「囧」字,一字來解釋。「囧」字,就是一個人的表情,從文字來敘述,就是一個人的眉毛彎成旋月般的形狀,嘴巴張的大大的,似乎是非常訝異、驚訝、覺得這件事情似乎是超出了它的想像。這樣的解釋或許不夠好,不過也充分的表現出他的意涵,可以從上述來看,它只是利用圖形,來表現一個人的面貌
解釋這些有何意義,我們可以說部份的火星文,其實是一種現代復古運動的革命,它是把一些難以敘述的形容,以圖案來表示,回復文字最早期創立之初,所使用的象形文字。
先來講象形文字為何:
象形文字的創造,就是用簡單的線條,勾勒出實物的輪廓、特徵出來。
部分的火星文,就如同象形文字般的,以簡單的線條來勾勒出一個動作,一個表情,我們可以從古埃及文字裡和古中國象形文字中,可以看出類似部分火星文的圖形文字。
簡而言之,火星文,其實是一種文字型態的改變,一種革命。
透過上面的分析,還可以發現到,火星文還有另一項主義,包含在其中,那就是「極簡主義」。
何謂極簡主義?從美學的歷史,以及角度來看,極簡主義,為1960年代出現於美國紐約興起的一種非寫實繪畫與雕刻,其理念在降低藝術家自身的情感表現,而朝單純、邏輯的選擇發展。極簡主義又被稱呼為ABC藝術(ABC ART ),是現代藝術中簡化傾向的顛峰。
透過上述的說明,我們可以發現,火星文其實如同極簡主義一樣,它的目的是在於朝向單純、邏輯的方式來解釋動作、音還有表情;在這些創造火星文,創造者很少把她們的感情,投入於整個火星文字裡,他們創造的目的,只在於簡化繁瑣的敘述過程,也就是再文字藝術中簡化傾向的顛峰。
我們可以透過注音文,來了解到極簡主義,在於火星文裡是佔有多重要的角色。
注音文,其實只是因為同樣相似唸法,但是由注音,簡化需要複雜程序打出來的字體。舉個例子來看「ㄉ」和「的」,它們在唸法上極為相似,但是不管手寫,還是電打,同樣的「的」,所花費的時間,比「ㄉ」的時間還要多上一些。因此兩者的差異,只在於複雜化,與簡單化的過程,但是就人文角度來看,對於這些複雜化的產物或行為,有何種情感因素在裡頭?說穿了,其實並沒有,它只是很簡單的朝向一個單純化發展出來的一個字體。
回到第一個課題來看,火星文再文學裡頭,為何無法定位?從上述中,可以發現,火星文只是一種文字型態的演化,文字藝術的革命,而文字和文學,本身的身分就不同,一種是工具,跟一種利用工具來作表達出意含,因此火星文,再文學上其實無法作任何的決策。
從考題中,出現了幾個例子,和時下流行的注音文、顏文字,我門就在這幾個統稱的火星文中,透過幾個例子,來探討火星文的意義為何?
來看看去年的考題「Orz」再台灣大型BBS-PTT中的HATE版中,我門可以找到「Orz」這一符號的解釋,再其發源地的解釋為──「一個人以跪倒的方式磕頭著,因而演伸出On、OTL……等」,我們從這個解釋中,可以看出「Orz」本身是一個動作的解釋,他其實是一種形容一個動作的符號,只在於他不如動畫中,有連續性的肢體表現,他是抽出人類行為模式的其中一項,利用圖案來表現出來,用文字來敘述,它充其量,只能算是一個完整的句子、一個段落的敘述;有了3度空間的意涵,但卻沒有包含時間的四度空間,因此無法湊成一個完整個文章。
接下來的顏文字,我們來從近期的流行的「囧」字,一字來解釋。「囧」字,就是一個人的表情,從文字來敘述,就是一個人的眉毛彎成旋月般的形狀,嘴巴張的大大的,似乎是非常訝異、驚訝、覺得這件事情似乎是超出了它的想像。這樣的解釋或許不夠好,不過也充分的表現出他的意涵,可以從上述來看,它只是利用圖形,來表現一個人的面貌
解釋這些有何意義,我們可以說部份的火星文,其實是一種現代復古運動的革命,它是把一些難以敘述的形容,以圖案來表示,回復文字最早期創立之初,所使用的象形文字。
先來講象形文字為何:
象形文字的創造,就是用簡單的線條,勾勒出實物的輪廓、特徵出來。
部分的火星文,就如同象形文字般的,以簡單的線條來勾勒出一個動作,一個表情,我們可以從古埃及文字裡和古中國象形文字中,可以看出類似部分火星文的圖形文字。
簡而言之,火星文,其實是一種文字型態的改變,一種革命。
透過上面的分析,還可以發現到,火星文還有另一項主義,包含在其中,那就是「極簡主義」。
何謂極簡主義?從美學的歷史,以及角度來看,極簡主義,為1960年代出現於美國紐約興起的一種非寫實繪畫與雕刻,其理念在降低藝術家自身的情感表現,而朝單純、邏輯的選擇發展。極簡主義又被稱呼為ABC藝術(ABC ART ),是現代藝術中簡化傾向的顛峰。
透過上述的說明,我們可以發現,火星文其實如同極簡主義一樣,它的目的是在於朝向單純、邏輯的方式來解釋動作、音還有表情;在這些創造火星文,創造者很少把她們的感情,投入於整個火星文字裡,他們創造的目的,只在於簡化繁瑣的敘述過程,也就是再文字藝術中簡化傾向的顛峰。
我們可以透過注音文,來了解到極簡主義,在於火星文裡是佔有多重要的角色。
注音文,其實只是因為同樣相似唸法,但是由注音,簡化需要複雜程序打出來的字體。舉個例子來看「ㄉ」和「的」,它們在唸法上極為相似,但是不管手寫,還是電打,同樣的「的」,所花費的時間,比「ㄉ」的時間還要多上一些。因此兩者的差異,只在於複雜化,與簡單化的過程,但是就人文角度來看,對於這些複雜化的產物或行為,有何種情感因素在裡頭?說穿了,其實並沒有,它只是很簡單的朝向一個單純化發展出來的一個字體。
回到第一個課題來看,火星文再文學裡頭,為何無法定位?從上述中,可以發現,火星文只是一種文字型態的演化,文字藝術的革命,而文字和文學,本身的身分就不同,一種是工具,跟一種利用工具來作表達出意含,因此火星文,再文學上其實無法作任何的決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