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手機,手機玩
拜二,入夜,飄著小雨。
趟在床上的我,正看著欺騙腦中對色彩感官的AMOLED,所撥映的高清電影。就在那電影情節在最高潮的關鍵時刻,「你所撥放的影片無法讀取,請重新指定來源位置。」。一個白色的警告標示就這麼跳到屏幕的正中間,撥放影片的app就跟著FC了,我整個大喊,WTF。
跳進Android裡查詢著記憶體,從26G變成了11G,內部記憶體的分區完全錯亂,所有資料就這麼毀於一旦。
「老天,你是在整我嗎?」
接著開始邁入了刷底板、刷基頻、刷核心的步驟。看著才剛要過保的S2,考慮著到底要不要為了保固,來耗費一些心力去解三鎖,去找三星的原廠官方核心、底板跟基頻。
到底是我玩手機,還是手機玩我?
智慧型手機在2012年,幾乎已經成為了人人必備的工具。手機,就像是台小型電腦一樣。舉凡聊天、搜尋、收信,到近兩年來流行起來的社群活動,都讓人們一頭腦的栽進了這個低頭,用著手指頭滑來滑去的世界。用久了,也就跟著越來越依賴他。
捷運上、公車裡、餐廳中、路街旁,不乏見到一個個黃金比例黑色長方形的臉。如今,手機成了人類的外觀,所有的資料、知識、人際關係,都存在這小小的一台手機裡面。如果電腦發展起來的年代,電腦族是形容當時那年代的人們,那麼低頭族肯定是現代人們的外號。
但是,一旦資料隨著手機的損毀而消失,不也等於個人資訊的完全消失?
似乎是被手機制約了。
原本只是把手機當作媒體遊樂機在使用,隨著個人資料越來越多筆在手機上、在網路上,它變成了掌控你所有事物的劊子手,只能擔心害怕它的任性,不知道哪一天,它會落下手上那把刀,讓人杜絕在這個世界之外。
所以到底是我玩手機,還是手機玩我?